close

作者: cpaper (臺大意識報) 看板: NTU
標題: [紹興] 去/留之間 ◎董 昱
時間: Mon Jun 25 22:26:58 2012



去/留之間 紹興社區的現在與未知的將來

◎社工三 董 昱 (本文刊載於台大意識報第052刊)
http://tinyurl.com/NTUcpaper05213


  在台北市開發逐漸飽滿、土地價格水漲船高的今天,面對如紹興社區這樣的非列管眷
村,無疑是個複雜且難解的歷史社會難題1 。從歷史的經驗看來,紹興社區並非台北市唯
一的非列管眷村;諸如十四、十五號公園、寶藏巖等「違建拆除」議題,都反映出台北市
都市發展過程中,政府漠視人民居住需求所導致的後果。
  如今,台大正站在一個歷史的交叉口前。我們必須用更貼近歷史和現實的角度,來看
待紹興社區的議題,避免在「去」和「留」之間,形成不必要的對立和衝突。


紹興社區是什麼?

  儘管看起來破舊狹小,紹興社區是一個「家」,是一個讓人們工作之餘得以喘息的住
所。根據城鄉與相關系所學生組成的「紹興社區安置方案研究小組」的調查結果,社區中
的人們多有從事勞動條件較差的工作;這些工作的工時長、報酬低、風險也較高,卻又不
可或缺,如:道路清潔隊員、公寓大樓保全等。再加上,這些工作的薪資,無法讓人們累
積足夠負擔台北昂貴房價的財富。這時,紹興社區的房子,無疑成了這些人們的唯一選擇
。只有在這裡,人們可以獲得身心靈的喘息,然後繼續為這座城市付出他們的勞動。
  其次,紹興社區是一個「社區」,是一張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絡。由於社區內的房屋多
屬低矮平房,人們有許多見面的機會;久而久之,鄰居與鄰居之間形成了一種互相支持的
生態。由於距離相近、加上彼此孰悉,每一位社區的居民都是社區中最值得信賴的保全。
對於社區中的陌生人可以提高警覺;對於突發災害,居民永遠可以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
人;對於老人家而言,由於彼此熟悉作息,鄰居是最好的照顧者,可以預防意外的發生。
此外,鄰居也基於情感提供了重要卻免費的服務,如:修理水電,這些服務可能也降低了
居民的開銷,減輕生活的經濟壓力。
  最後,紹興社區是台北這座城市的一部分,是不能任意割捨的。過去這些移民的勞動
貢獻了城市的經濟起飛,如今則由於長時間的互動,紹興社區逐漸與其附近的人們,形成
一個相互依賴的有機生態。舉例而言,社區中的印章刻印店,是周圍地區唯一提供刻印章
服務的商家,由於印章刻印利潤較低,難以負擔台北的高價房租,這時紹興社區的住屋就
成了最佳選項;另一方面,紹興社區的居民也承擔了附近許多大樓的保全或清潔工作,由
於工作地點和住家的位置彼此鄰近,社區居民可以有更好的工作成效,建立社區與周圍地
區信賴的橋樑。


結語

  如今,當台大校方在處理校地利用問題時,更不應忽視社區的生活脈絡。過去公家機
關在面對如紹興社區這樣的違建戶,多採用補償金的方式;或者將弱勢的居民「集體發包
」給相關的社會福利機構。這種忽略實際生活方式,直接剝奪人群生存環境的做法,只會
讓弱勢更為弱勢,加劇社會的不平等。
  身處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,從校地利用的角度看來,紹興社區的低容積率無疑是一種
浪費,校方積極想要回收校地的意圖,其實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如何在高房價的台北地
區生存,紹興社區的居民也同樣為這個問題苦惱著。紹興社區的未來仍然是未知的,但唯
一確定的是,紹興社區未來的安置與處理,不只關係到紹興的居民,更是台灣所有待解的
非列管眷村難題未來的一抹寫照。


1 關於紹興社區的形成背景和過程,請參閱台大意識報042期。


--
這篇文章讓你覺得: ζ z
\ /☉-☉〒 〒︽ ︽+□-□★ ★Z

[中肯] [溫馨] [崩潰] [和諧] <[頂尖] [超能] [冗長]
台大意識報 ★ 議事在台大 Yψmurrya
部落格 http://cpaper-blog.blogspot.com 我們的板 consciousnes (ptt2)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40.112.249.148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每日晚報新聞  的頭像
    每日晚報新聞

    每日晚報新聞

    每日晚報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